蔡掌门
这是我看科幻小说的第15天
18 / 04 / 2022

之前做投资的时候,在看完商业计划书之后,往往心里会问一句:“看不出有什么特色或差异。这个领域里面已经有那么多公司,为什么要多这一家?”



其实反复思考之后发现,很多创业公司的问题往往就在于创业计划中:没有任何“创新”,只是让客户在众多现有商家之间增加了一个选择。


科技领域都已经如此了,更何况传统产业?创业失败率这么高,究其原因就在于创业者空有“想当老板的欲望”,却没有“创新”作为基础。


并且,如果抬头看一看,我们可以发现,其实已经没有所谓的“传统产业”了。


这一切的改变,就来自于快速的、不断的“创新”。


凡尔纳被誉为“科幻小说之父”,最近一段时间我也是把他的作品系列读了个遍,很有感悟,其实非常适合创业者来读。


如果你没有听过他的名字,那么应该听过他的这些著作:《海底两万里》、《地心历险记》、《从地球到月球》、《环游世界八十天》、《神秘岛》、《气球上的五星期》等等。


1652170819771135.png


由于凡尔纳的知识非常丰富,所以他小说中的描述大多有科学根据;当时书中的许多幻想,也都成为后来的技术发明。


我最喜欢他说过的一句话:


但凡人能想象之事,必有人能将其实现。(anything one man can imagine, other men can make real.)


因此我认为,创新的起点,就源自于丰富的“想象力”。


1652170819433502.gif


我们有太多在既定框架里教育出来的学生,想象力就被限制住了;没有想象力,就无法创新。


“创意”与“发明”的差别,在于“创意”只是一个想法,“发明”则是动手把创意实现。没有“实现”的创意,就是垃圾;如果真的动手去实现“创意”,而创造一种新的产品、技术、或是工艺,这只能叫做“发明”。



而“创新”则是把“发明”商业化,形成一个新的产业;它不但会带动一整个供应链,而且会创造出一个新的产业生态系统。举个例子来说,虽然爱迪生发明了灯泡,但创造了照明产业的则是飞利浦和通用电气两家公司。



从“想象力”开始,激发了“创意”、动手做出了新“发明”;加以商业化之后,创造了一个新的“产业”,这才是整个“创新”的过程与结果。


回到我最开始聊的观点上,商业计划书中必须能多体现项目的“创新”,这也是我为什么会投一家辅导商业计划的公司。


一份好的商业计划,从根本上来说解决的往往就是“要么第一,要么唯一”的问题。

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