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这几年,中小微企业俨然成了最难的市场主体。
据清华、北大联合调研的数据显示,34%的中小企业账上余额只能维持1个月,33.1%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,17.91%的企业可以维持3个月。
调查结果显示,有高达93%的受访企业表示疫情对其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,主要体现在停工停业拖延生产进度、原材料等供应链供给跟不上、订单执行延后等。
之前有很多知名企业主的纷纷“诉苦”,都真切地反映出现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境。
现金是企业的血液,企业可以没有利润,但绝不能没有现金流。
尤其是中小型企业,由于积累少、实力弱。在形势好的时候,有收入就有利润,但是在眼前的疫情时期,市场萧条、环境资源冷淡......
小公司小老板现金流一停,可能等开封之日就是倒闭关门之日。
新型冠状病毒成了2020年飞出来的一只黑天鹅。
黑天鹅的存在寓意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,它在意料之外,却又改变着一切。
破产、失业、毕业生......
工厂关停、公司关门、商超歇业…除了少部分能远程办公的,大部分企业及个体都被困住。 没有了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,今年破产、失业现象将极其严重。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空前。
如果大批企业都不在了,就会有更多的人,还没来得及“入学”,就永远的“毕业”。
除了一线的医护人员,企业家们的日子普遍艰难,房租、工资、收入……这些都在考验着一家企业的生命力。
尤其是贡献了60%以上的GDP,解决了80%以上城镇劳动就业的中小型企业,如何闯过这次疫情,化危为机是重点。
黑天鹅的出现,给实体店老板深深地上了一课,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危机。
但是回过头想想, 小微企业的困难是否该全部归咎于疫情呢?
想起来有个做旅游业的朋友说过的几句话。
“中国旅游行业三十年之路实际上缺少本质的创新,没有经历过真正困难的时期,这次要伴随大环境低迷和疫情影响走入低谷了,没有疫情,本来也是正常趋势,这是行业成长周期必经之路。
所以,意识到这一点的企业,如果你发现缺少了你,这个行业也没有什么变化,你就直接倒闭吧。
在今天忙乱之余,在存活之际,对于创新,战略,组织,技术变革的需求要重新理解。 企业增长才是正路,变革与创新是大方向。”
诚然,疫情这三年的形势基本已经确定,对旅游业的伤害包括出境游的伤害尤其大。
中小微企业难吗?难。
但他们的难,需要他们自救,说白了,如果自救不了,那完蛋就行了。
连老百姓都知道好年景要多打粮、多存粮,以备荒年不时之需。
可有些中小微企业的老板,都习惯在风调雨顺时做大,盲目扩张,不知道存粮。
再说,把这种经营风险,转嫁给政府,而不反思自己的经营本身,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值得同情的。
无论成熟还是新创企业在今年可能对于生存的诉求大于一切。但这就是半年一年内的核心短期问题和诉求。
但, 困难时期的重新制定战略,重启创新对于每个行业都尤其重要,砍掉貌似挣钱但实际鸡肋或者消耗资源的产品线是主流,集中优势资源做单点突破,保存实力。
节流并创新是长期趋势,行业对于创新的诉求会逐步明朗,我相信,少数聪明的老板已经有这个意识会开始探索起来了。
蔡掌门,陪你一起,走出困境,重新变富。